教师是否善于引导学生发问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范文

  • 2016扶贫攻坚调研报告范文
  • 2016最新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 成都户外拓展训练行业发展现状调研
  • 会计职业岗位的调研报告范围(精选)
  • 最新环境污染调研报告
  • 最新两学一做调研报告2017
  • 2016关于如何增强司法局工作调研报告
  • 2017电商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精选范文
  • 关于两学一做调研报告
  • 度驻村书记工作调研报告
  • 关于乡镇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 最新关乎中小企业调研报告范文
  • 度最新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 206中学生物理学科调研报告范文
  • 周末微信群发问候祝福语
  • 小学校门口突发问题应急预案
  • 给客户发问候短信
  • 引导学生的学习班主任评语
  • 引导学生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纪律的评语
  • 引导学生严于律己的班主任评语
  • 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评语
  •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评语
  • 引导学生学会生活的班主任评语

教师是否善于引导学生发问的调研报告(1407字)

复制范本 免费下载 打印范文
【EEGU范文】

一、调查目的

牛顿因为提出了“苹果为什么总往地上落而不往天上飞”的疑问而发现了“地球万有引力”,瓦特因为提出“煮沸的水为什么能顶起壶盖”的质疑而发明了蒸汽机,人们因为好奇于蝙蝠如何探路而创造了雷达……由此可见,提出问题是发现、发明、创造的前提,在提出的过程中,才能诞生创新。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他们对新事物反应敏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照理说,他们是很善于提出问题的,而且还会有很多问题要问的。遗憾的是,他们这一天性大多体现在课间嬉戏中,只要一回到课堂中,他们就将“沉默似金”,“此处无声胜有声”演绎得淋漓尽致。针对这一现况,我展开了调查,了解造成学生这种习性的根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二、调查方法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特抽取本校1—6年级共六个班(307人)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方法一:听课法

分别听取了1—6年级6位授课老师的授课,着重注重教师是否引导学生发问,其结果参照以下统计表:

由上可知,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发问的只占1/5,其结果不容乐观。

采用方法二:查阅授课教师备课教案

涉及到主动引导学生发问的只有一年级的语文教师,绝大多数老师已事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一套问题,没有给学生留一个自由的空间。

调查方法三:抽查学生

从1—6年级每班抽出5位同学,共计30人,对他们进行专项谈话调查。

调查内容为:

①你觉得讨论问题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

结果:22人认为有;5人说有待尝试;3人认为无。

②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想问个为什么吗?

结果:答“想”的有28人;另两人表示无所谓。

③你希望老师在上课时能给你们机会提问的请举手?

结果:有29人举手。

④为什么你们上课不主动举手发问?

结果:回答老师不给机会的有18人;不敢、怕老师责怪的有5人;答错了,怕别人嘲笑有5人;不想发问的仅2人。

三、调查结果

通过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还是渴望发问的,但又是谁给他们创造或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呢?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过去的教学方式吧!一直以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教师主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问,质疑,这无疑是“离经判道”违背自己当初的意愿,是让学生给自己的教学制造矛盾,发难自己。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习惯了在备课时精心设计一套问题,把阅读教学变成一个由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学生连续不断匆忙而紧张地应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有唱答的,有集体回答“对”与“错”的,有猜谜式回答的,但学生必须答出教师已经准备好的答案才算答对;有时也有启发性的提问,然而教师又往往舍不得或者不愿意在课堂上花费过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它,争论它。这种作法,实际上是在课堂上普遍上演的“教案剧”,我们教师已经看惯了,已经习以为常了!这种作法,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课堂追求表演效果的主角,学生是教师的配合者,且大多数学生是观众。

四、建议

上述调查表明,在阅读教学中,引不引导学生提问,如何引导学生提问,看起来是一个教学方法和艺术问题,其实是一个教学观念问题。因为,这已经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主角,而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鼓励者。也就是我们的老师由“演员”的位置转变为“导演”的位置了,学生由观众、看客变成“演员”了。

首先,要围绕课文主旨提问,问题的范围要适宜。

其次,把握提问的方向。

再次,注意问题的直观。

最后,体现语文教学的“育人”性。

发问   引导学生
>> 查看更多相关范本

免费下载模板

  • 教师是否善于引导学生发问的调研报告范文.doc

2025 范文大全 eeg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