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礼仪的距离意识

其他礼仪范文

  • 幽默语言的特点
  • 大学毕业生寄语大全
  • 教您如何结束通话的礼仪
  • 精彩祝福短信
  • 象棋的品位与处世哲学
  • 行为超不出思想
  • 鼓掌加油的讲究
  • 古代汉语中礼貌用词
  • 洗手间的礼仪
  • 身心健康再认识:宽容的益处
  • 怎样做到“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
  • 做一个成熟的球迷
  • 别跟树较劲儿
  • 别再为抢座位“丢份”
  • 主动让道 学会宽容
  • 求职面试,礼仪贯穿始终
  • 三八节联欢会串联词礼仪主持
  • 你不得不懂的中国餐桌礼仪
  • 银行求职面试礼仪
  • 职场新人的面试礼仪大全
  • 公务员面试礼仪指导
  • “中学生语文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研究报告(二)
  • 2017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报告
  • 强化粮食安全意识 提升储粮管理水平
  • 坚持“四个意识”
  • 学习系列讲话强化四个意识交流发言稿
  • 自治区意识形态工作督查组到我市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督查和宣传思想文化调研活动

现代礼仪的距离意识(1030字)

复制范本 免费下载 打印范文
【EEGU范文】

由于人们交往性质的不同,个体空间的限定范围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关系越密切,个体空间的范围划得越小.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认为,根据人们交往关系的不同程度,可以把个体空间划为四种距离.   
   一是亲密距离   
   这种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小的间距.处于0~15厘米之间,彼此可以肌肤相触,耳鬓厮磨,属于亲密接触的关系.这是为了做出爱抚、亲吻、拥抱、保护等动作所必需的距离.常发生在爱情、亲友关系之间.如果用不自然的方式或强行进入他人的亲密距离,可被认为是对他人的侵犯.处于15~45厘米,这是身体不相接触,但可以用手相互摸触到的距离,如挽臂执手,促膝倾谈等,多半用于兄弟姐妹、亲密朋友之间,是个人身体可以支配的势力圈.而势力圈以眼前为最大,也就是一个人对前方始终保持强烈的势力圈意识,而对自身的两侧和背后关心次之.据这一原理,飞机上、长途汽车上和影剧院都采取长排向前的坐位,尽量避免对面的坐位,使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平均的前方势力圈.   
   二是个人距离   
   这种距离较少直接身体接触.处于45—75厘米之间,适合在较为熟悉的人们之间,可以亲切的握手、交谈;或者向他人挑衅也在这个距离中进行.处于75~120厘米之间,这是双方手腕伸直,可以互触手指的距离,也是个人身体可以支配的势力圈.   
   三是社交距离   
   这种距离已经超出亲密或熟悉的人际关系.处于120~210厘米之间,一般是工作场合和公共场所.在现代文明社会,一切复杂的事物几乎都在这个距离里进行.如机关里的领导干部对秘书或下属布置任务;接待因公来访的客人;或进行比较深入的个人洽谈时大多采用这个距离.处于210—360厘米之间,表现为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是会晤、谈判或公事上所采用的距离,首长接见外宾或内宾;大公司的总经理与下属谈话等,由于身份的关系需要与部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四是公众距离   
   这种距离人际沟通大大减小,很难进行直接交谈.处于360~750厘米之间,这是产生势力圈意识的最大距离.如教室中的教师与学生,小型演讲会的演讲人与听众的距离.所以在讲课和演讲时用手势、动作、表情以及使用图表、字幕、幻灯等,辅助教具都是为了“拉近距离”,以加强人际传播的效果.处于750厘米以上距离位置,在现代社会中,则是在大会堂发言、演讲、戏剧表演、电影放映时与观众保持的距离.

礼仪   意识
>> 查看更多相关范本

免费下载模板

  • 现代礼仪的距离意识范文.doc

2025 范文大全 eegu.com